院士专访|王家耀院士谈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转载本文需经王家耀院士授权及《慧天地》许可!
导读:本文,王家耀院士首先介绍了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的提出背景和定义,解释了新型智慧城市到底“新”在哪和“智”在哪,分析了我国与欧美国家关于智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这一概念的异同点;其次,举例说明了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同时,提醒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正在推进新智慧城市建设的500多个城市中,真正做的好的不多,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我们还面临许多挑战。着重探讨了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过程中面临的四大挑战,并相应地提出了应对措施,其中,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重中之重;最后,王家耀院士认为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必将越来越好,再过10-15年,我国的新型智慧城市有可能进入相对成熟期。
问:目前,正在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那么如何定义“新型智慧城市”呢?
王家耀院士:关于这个问题,我想首先分析一下城市信息化的进程。20世纪80年代,开启了以个人计算机的大规模普及和应用为标志的数字化浪潮,人类第一次体会到信息化带来的巨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启了以美国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为标志的互联网应用的网络化浪潮,人类开启了在网络空间的数字化生存和生活方式。进入21世纪,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已有的城市信息系统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瓶颈或需要优化的环节,用人工智能技术加以解决,以提高智能化水平和自动化程度。这就是城市信息化的三次浪潮,即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与城市信息化进程相应的,就出现了数字城市、无线(网络)城市、智慧城市。
“新型智慧城市”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呢?“新型智慧城市”是与“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相呼应的。同时,“新型智慧城市”也是针对“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如许多部门都各自搞了“试点”,缺乏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系统之间不能互联互通、信息不能共享、“信息孤岛”问题突出,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科学引导、有序推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等25个部委于2016年5月联合国成立了“新型智慧城市”部级协调工作组。其职责包括:研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问题,协调各部门研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配套政策;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对各地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和监督;组织各部门制定统一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协调发布智慧城市年度发展情况;协调组织对外交流合作。提出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四大目标”和“五大任务”。
到底什么是“新型智慧城市”呢?要弄清什么是“新型智慧城市”,首先得弄清什么是“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通过互联网把无处不在的智能传感器连接起来形成物联网实现对物理城市的全面感知,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对感知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实现网上“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物理城市)的融合,并发出指令,对包括政务、民生、环境、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活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的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
新型智慧城市,是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需要,以信息化创新引领城市发展转型,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城市发展融合创新,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即“四化”融合,提高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线、新模式、新形态。
问:新型智慧城市到底“新”在哪和“智”在哪呢?
王家耀院士:我个人认为,新型智慧城市就“新”在新理念、新思维和新方法。新理念,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一切为了服务、一切都是服务”的服务化理念,以人为核心成为新型智慧城市的基本价值取向;新思维,指“互联网+”思维(跨界思维),认识互联网、适应互联网、使用互联网,时空大数据思维,“一切凭大数据说话、一切靠大数据决策”成为社会常态;新方法,指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方法,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工程。新型智慧城市的“智”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一是,智能感知,无处不在的智能传感器实现全面综合的感知感测,实时智能地获取城市各种信息;二是,全面互联,通过物联网将无处不在智能传感器连接起来,通过互联网实现感知感测数据的传输和云存储;三是,深度融合,将多源异构大数据融合为一致性的数据集;四是,资源共享,实现数据即服务(Daas)、功能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和知识即服务(Kaas);五是,协同运作,各部门、各行业高效、有序、可控运行,达到城市运行的最佳状态;六是,智能服务,为人们提供各种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智能化服务;七是,激励创新,政府、企业、个人都可以在“新型智慧城市”这个大平台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
综上所述,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初级阶段,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新型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镇化条件下智慧城市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更加强调了智慧城市建设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发展。
问:中国智慧城市的概念与欧洲或北美智慧城市的概念有哪些不同点和共同点?
王家耀院士:我国关于智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的概念前面已经介绍了,“四大目标”和“五大任务”很明确的,“四大目标”:一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人的“幸福度”、“获得感”作为智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的价值取向;二是,实现“资源驱动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的城市发展转型,以创新引领发展;三是,实现“互联网+”、时空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融合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构建技术创新体制,消除“孤岛现象”;四是,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四大目标”,提出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五大任务”:一是,大力实施“互联网+城市”行动;二是,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城市资源整合;三是,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创新;四是,着力解决“城市病”(交通拥堵、环境恶化、洪涝灾害等)和民生领域(医疗健康服务、教育、就业、住房等)的问题;五是,构建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体系和透明高效的政府治理体系。
我认为,我国关于智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的概念和理解是由自身城市(镇)化进程和城市信息化进程决定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智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
在国外,美国能源部的Hall(2000)认为,智慧城市是“通过监测和整合各种重要基础设施的运营情况,优化其资源配置,规划其维护措施,监督城市安全,同时最大化地服务城市居民”;美国IBM公司的Harrison等(2010)认为,智慧城市是“通过物理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整合群体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的城市”。欧盟委员会认为(2013),“智慧城市被认为具有可持续发展、经济型发展和高质量生活等特点,这些可以通过物理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获得”。联合国国际电讯联盟(2013)认为,智慧城市是“知识化、数字化、虚拟化和生态化”的城市,“是以信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设施,对当今城市功能和结构的一个改善”。但是,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关于智慧城市还是有一些共同的元素,即市民参与、技术支撑、服务社会、运维运营、政府主导。智慧城市本身就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信息(网络通信、大数据)技术确实是核心推动力量;市民是城市生活的主体,市民的参与和应用,才能使技术真正释放出力量;智慧城市的服务对象是全社会,包括政府、企业、公众,只有全社会的广泛应用,才能提升国家管理和治理的现代化水平;采用科学合理的运维运营方式,才能保证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行业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政府对智慧城市的政策主导至关重要,否则,智慧城市建设这样的复杂巨系统工程就难以变成现实。
问: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如何?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王家耀院士:从整体上看,我国城市信息化已基本完成数字化、网络化,正在向智慧化迈进,估计全国现在已有500多个城市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其中,做得好或某些方面做得好的,如中共宁波市委2010年出台了宁波市智慧城市规划,而且在智慧交通建设方面收到较好效果;苏州市在2003年开始数字苏州建设的基础上,2010年制定了《“智慧苏州”规划纲要》(2010-2015),并且每个年度都有“行动计划”和“年度总结”;福州市在“数字福建”的大背景下,“智慧福州”建设效果明显,特别是在统一建设数据(信息)中心和数据集中共享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经验;深圳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做的很实在,特别是在基于时空框架数据的大数据集中整合、共享服务和统一运维方面很有特色;“智慧银川”在服务和保障民生方面做的很有特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智慧城市的平台建设方面,智慧武汉时空信息云平台、智慧重庆时空信息云平台等也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正在推进新智慧城市建设的500多个城市中,真正做的好的不多,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我们还面临许多挑战。
挑战之一:顶层设计缘何难以落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必须具有权威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继承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工程,必须要有科学、合理、可行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坚决防止和克服目前一些地方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随领导更换而“翻烧饼”不具权威性、规划千篇一律不具针对性、目标和任务不明确不具体不具可操作性、一切“从头来”不具继承性(迭代发展)等问题发生,避免造成重复建设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翻烧饼”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大忌”,顶层设计必须经过科学论证、经市人大常委会批准,使之具有权威性,在推进过程中可以修改调整、迭代演进,但不能“推倒重来”;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千篇一律不具针对性的根本原因,是调查研究不够甚至没有进行调查研究,所以,顶层设计的前期必须花大力气进行调查研究,要调查城市信息化进程即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状况尤其要弄清存在的问题,调查政府、企业、公众的需求,这样做出来的顶层设计才具针对性、才有特色;要解决目标和任务不明确、不具体的问题,必深刻理解新型智慧城市部级协调工作组提出的“四项目标”和为了实现“四项目标”而提出的“五项任务”,并结合具体城市的实际和特点,提炼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目标、任务和相应的具体“智慧工程”项目,制订各项目的实施方案和计划,这样才具有可操作性;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再到新型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进程中的“迭代演进”过程,当我们进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时,不能把前面的都推翻、一切“从头来”,坚持继承创新才是正确之道。
挑战之二:数据集中共享缘何难以实现?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是解决之道。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重中之重。深刻领会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0月9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36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真正做到“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等协同管理和服务”。目前,许多地方领导对数据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重要基础支撑认识不够、缺少配套的集中整合与开放共享的政策和机制保障,导致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系统之间不能互联互通互操作、孤岛现象仍然严重等。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大力培育和推进“数据文化”,使各级领导认识到大数据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让“一切凭数据说话、一切靠数据决策”成为常态,把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要出台数据集中整合与开放共享的配套政策,明确数据的控制权、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做到“各得其所”;要深刻认识和理解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的内涵,国家只能有一个国家级大数据中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只能有一个省级大数据中心,各市(州、盟)只能有一个市级大数据中心,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大数据中心必须是全国“一体化”的,必须“纵向贯通、横向联通”,而这是要通过“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才能达到的,其目标是要“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等协同管理和服务”。
挑战之三:新型智慧城市的“大脑”到底是什么和长成什么样?建设时空大数据平台是正确选择。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是什么?即新型智慧城市的“大脑”是 什么?众说纷纭,在建设“数字城市”时,提出建设“数字城市基础地理空间框架”;在建设智慧城市和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时,一段时间内,提出建设“时空信息云平台”,最近国家业务主管部门(国家自然资源部)又提出建设“时空大数据平台”。可是一直以来,“数字城市基础地理空间框架”应用效果不好,有的甚至基本没什么用;“时空信息云平台”效果也不如人意,作用不明显;“时空大数据平台”内涵是什么?怎么建?采用什么样的技术体制?不清楚。
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最主要的是我们对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的数据基础支撑理解片面。说白了,圈外(非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人不了解“空间数据”或“时空数据”及其重要作用,圈内(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人又跳不出“空间数据”或“时空数据”的“小圈子”,缺乏“+”即“跨界融合”的意识。总结“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再到“新型智慧城市”的过程,我认为“新型智慧城市”只能有一个“大脑”,这个“大脑”就是“时空大数据平台”。这个“大脑”长成什么样呢?
首先要回答为什么提出“时空大数据”这个概念。“时空大数据”的提出,就是要解决“+”即“跨界融合”的问题,其依据是哲学时空观、社会治理的时空观、作战指挥与军事行动的时空观、非线性复杂地理世界表达的时空观和大数据的时空观。据此,时空大数据可定义为“基于统一时空基准(空间参照系统与时间参照系统)、活动(运动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中,与位置直接(定位)或间接(空间位置关联)相关联的大数据”。时空大数据由“时空框架数据”(测绘导航基础数据)和“时空变化数据”(通常说的“大数据”)融合而成,具有位置、属性、时间、尺度、分辨率、异构性、多样性、多维、价值隐含性、快速性(事前而非事后)等特性。“时空大数据”是通过“时空大数据平台”来加工处理和提供应用的。
什么是“时空大数据平台”呢?所谓“时空大数据平台”,是“把各种分散的和分割的时空大数据汇聚在一个特定的平台上,并使之发生持续的聚合效应。这种聚合效应就是通过数据多维融合和关联分析与数据挖掘,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对事物做出更加快捷、更加全面、更加精准和更加有效的研判和预测。从这个意义讲,时空大数据平台是时空大数据的核心价值,是时空大数据发展的高级形态,是时空大数据时代的解决方案”。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大脑”的“时空大数据平台”,应该具有很强大的功能,例如:传感器网络(简称“传感网”)实时动态接入功能;已建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的网格化(第三代互联网/新一代web)集成应用功能;多源异构时空大数据融合、共享、交换功能;时空大数据分布式存储、管理和动态更新功能;时空大数据分析、挖掘与知识发现及知识表达功能;面向主题多变性、强交互性、快速性和直观性要求的时空大数据可视化功能;决策支持(数据、模型算法、知识)功能;时空大数据平台应用接口功能;网络空间数据安全态势监控与防范功能;等等。这就是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大脑”的“时空大数据平台”的模样。
挑战之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服务为何难以长期可持续发展?长期存在的、统筹协调的建设运维运营机制至关重要。
为什么一些城市在数字城市、智慧城市乃至目前正在推进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系统”或“平台”,可是建成不多久就“用不好”甚至“没用了”?很重要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并未认识到这是一项复杂巨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程,必须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必须有战略思维。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和公众统筹协调的建设运维运营机制至关重要。总结我国目前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比较好的城市的经验,必须通过三个方面来发挥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和用户等各自的作用和优势,实现全过程的统筹协调。一是,创新组织机构保障。成立城市“一把手”任组长、各部门主要领导参与的新型智慧城市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具体落实国家新型智慧城市部级协调工作组提出的“四项职责”、“四项建设目标”和“五项任务”,抓好机制建设,如共建共享机制、工作机制和考核机制等。二是,协同创新机制保障。建设“政产学研用”新模式,发挥政府指导下的产业(企业)、院校、科研机构和用户(政府、企业、公众)优势互补的综合优势,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为新型智慧城市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技术支撑,按照“一个体系架构(SOA)、一张天地一体的网格(新一代网络web)、一个通用功能平台、一个数据集(一致性数据集合)、一个城市运行中心、一套标准”等“六个一”工程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从而实现治理更现代、运行更智慧、发展更安全、人民更幸福的宏伟目标。三是,创新运维运营模式保障。根据我国城市信息化进展情况,有两种运维运营模式可供选择:对于信息化建设条件较好的城市,可以采用政府主管部门下属事业单位主导的运维运营模式,如依托技术队伍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城市地理信息中心及相关单位;对于不具备前述条件的城市,可采用所谓“PPP”运维运营模式,即政府(以软件部分的第三方评估价值作为注册资本)与企业社会资本合资成立项目公司,以项目公司作为运维运营主体,明确政府与企业的风险分配框架、项目运行方式、交易结构、采购方式、合同体系和监管架构等。
问:您认为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如何?我们离进入成熟的新型智慧城市时代还有多久?人们在哪些方面能真切地感受到新型智慧城市带来的服务与便利?
王家耀院士:对于第一个问题,即“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如何?”据科技日报记者叶青报道(2019年6月25日),“我国智慧城市已基本完成数字化、网络化,正在向智能化、智慧化迈进”。总体来看,这个判断不能说错。但我一直认为城市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 一个迭代演进过程。总体上讲,大规模数字化基本完成,不过有的城市至今“四大数据库”还未建成,而且如何用好这些数据还有差距;城市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好成绩,但并没有通过互联网把城市各部门建立的数据库、业务应用部门信息系统全面连接起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系统之间互联互通;估计全国有500个城市(镇)正在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可总体做得好的并不多;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10万亿元,未来5年将保持年均33.38%的复合增长率,2022年将达到25万亿元,可是我们不能陶醉这样的“市场规模”,我们追求的是城市“治理更现代、运行更智慧、发展更安全、人民更幸福”的目标。我们要认真地按照国家部级协调工作组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从创新组织机构保障、协同创新机制保障和创新运维运营模式保障等3个方面,扎扎实实地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少开甚至不开那种“大轰大嗡”的“高端论坛”之类的“大会”,多开一些针对新型智慧城市的某些专题的研讨会,坐下来讨论几天,真正解决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我坚信,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随着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这不仅推动了智慧城市向新型智慧城市演进,更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必将越来越好。
对于第二个问题,即我们离进入成熟的新型智慧城市时代还有多久?前面我说过,由“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再“新型智慧城市”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城市是不断发展演进的,城市信息化也是不断发展演进的,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当然,如同城市发展演进到一定程度会进入相对成熟期一样,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演进到一定程度也会进入相对成熟期。关键在于这个“程度”如何掌握,我想还是应以新型智慧城市的4项目标是否基本实现作为衡量这个“程度”的标志。我国从1998年举办第一届“数字城市”国际学术研讨会(广州),2003年制定“数字苏州”建设方案,到2010年中共宁波市委发布宁波智慧城市规划、苏州市发改委推出“智慧苏州”规划纲要(2010-2020),再到2016年中国“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短短十多年间经历了三次迭代演进。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比较成功的城市,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当然也有教训);网络基础设施具备较高水平,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也有较好的基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创新驱动城市发展转型已见成效;城市管理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了良好的开端,必将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贯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全过程,为民、便民、惠民工程收到了好的效果。所以,我想再过10-15年,我国的新型智慧城市有可能进入相对成熟期。
对于第三个问题,即人们在哪些方面能真切地感受到新型智慧城市带来的服务与便利?新型智慧城市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人的“幸福度”、“获得感”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价值取向。新型智慧城市给人们带来的服务和便利是多方面的。例如:智慧路面交通,使人们出行前就可获取城市天气、路面拥堵、路面施工等路面交通信息,帮助人们确定出行方式和行车路线,开车出行过程中可通过电子支付(ETC系统)快速通过(不用排长队);智慧地下交通(地铁),人们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计算能力)打造的智能运维、综合安防、支付安检一体化、行车自动化等平台,感受到安全可靠、便捷精准和高效运行的便利感和舒适感;智慧文化旅游,人们可通过“智慧文化旅游信息平台”查询景区景点并制定文化旅游线路、通过智慧引导到达需要观赏的景点,购买所需要的文化产品;智慧医疗与健康服务,可以使人们的健康检查资料在医院之间互认,可以享受到在线远程诊断与治疗、远程指导精准手术;智慧商务(如网上购物),可使人们在网上遍历各种相关商品,足不出户就可发出订单和网上电子支付,并且很快收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智慧农业,实现“选种育种、作物生长过程监测预警预报(土、水、肥、病虫害)、产量估算、收割入仓、消售、加工、餐桌”全产业链的智能化和智慧化,农民将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种田,成为农业师和农业工人;智能制造,以“3D打印”为例,它是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计算能力“三驾马车”一体化的集成应用,是对传统制造技术工艺的巅覆性革命,能把制造业工人从繁杂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速度快、成本低;智能家居,更是人们最能体验到的,智能锁、智能电表、智能电饭锅、智能空调等,使家居更加舒适化;等等。
王家耀 2019年11月
内容转载、商务活动、投稿等合作请联系
微信号:huitiandi321
邮箱:geomaticshtd@163.com
欢迎关注慧天地同名新浪微博:
ID:慧天地_geomaticser
高端论坛|王家耀院士:时空大数据:态势·任务·思维·平台·应用
《慧天地》敬告
《慧天地》公众号聚焦国内外时空信息科技前沿、行业发展动态、跨界融合趋势,探索企业核心竞争力,传播测绘地理信息文化,为测绘、地信、遥感等相关专业的同学提供日常学习、考研就业一站式服务,旨在打造政产学研用精准对接的平台。《慧天地》高度重视版权,对于原创、委托发布的稿件,会烦请作者、委托方亲自审核通过后才正式推发;对于来自网站、期刊、书籍、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的稿件,会在作者栏或者文章开头显著标明出处,以表达对作者和推文引用平台版权的充分尊重和感谢;对于来源于网络作者不明的优质作品,转载时如出现侵权,请后台留言,我们会及时删除。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慧天地》的关注和支持!